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k.551》(“朱庇特”) |
这部交响曲是莫扎特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不同于《第四十交响曲》中的淡淡哀伤,这部作品热情迸发,充满了戏剧性,被命名为“朱庇特”(“朱庇特”是古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第一乐章的主题充满对比——一个是由乐队全奏的一种滑音列结构,由属音上行到主音,紧接着是主题的另一个柔和旋律,由小提琴奏出;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莫扎特将三重赋格与奏鸣曲式相结合,乐章开始,先后呈现出三个 |
作者:布鲁诺·瓦尔特 哥伦比亚交响乐 |
发表于:2024-10-24 |
查阅全文... |
|
|
莫扎特共创作了四十一部交响曲,以最后三部最为有名,都是在1788年间写成的,此时的莫扎特陷入生活的窘境。《第四十交响曲》采用了g小调,奠定了悲伤的基调,全曲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没有引子部分,直接进入主题,在中提琴的伴奏下,小提琴奏出稍显焦虑哀愁的主题,并不断重复、拓展推进,令情绪越来越紧张。这一主题经常被流行音乐引用;第二乐章为行板,奏鸣曲式,速度平缓下来,由第一乐章的g小调转到降e大调,音乐色彩 |
|
|
本书包括西方钢琴音乐的传入及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逐步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多元探索等八个章节,通过对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风格、和声、结构、节奏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作品所承载和体现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
|
|
《中国音乐大典》是由中国音乐学院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一套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构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大型典籍,包括文、谱、图、音四编。其中《文论编》收录了与中国音乐研究相关的著作、论文、文集等纸质出版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库的元数据提取与建构,梳 |
|
|
小说的主人公尤利安得列维奇日瓦戈是一个可怜的孤儿。他出生在西伯利亚一个相当有钱的实业家庭,父亲是个纨绔子弟。在日瓦戈很小的时候,他遗弃了妻子,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据说,他在国外把钱财挥霍得精光,从一列奔驰的火车上跳下自杀了。幼年的日瓦戈在叔父 |
作者:(苏) 帕斯捷尔纳克 |
发表于:2024-10-24 |
|
|
|
《生活与命运》是俄罗斯作家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在1960年完成,1980年代在欧美问世,1988年在苏联出版。 在书中,格罗斯曼以托尔斯泰式的宏大视角和写实笔法,围绕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通过家族成员各自的遭际串起上百 |
作者:(苏) 格罗斯曼 |
发表于:2024-10-24 |
|
|
|